松崖总是经行路,出定哀猿何处闻
出处:《送慧上人之九顿岭》
明 · 刘崧
九顿岭头愁夕曛,高人南去礼寒云。
白牛露地秪自见,玄鹤出林终不群。
神锡行空风瑟瑟,钵衣挂树月纷纷。
松崖总是经行路,出定哀猿何处闻。
白牛露地秪自见,玄鹤出林终不群。
神锡行空风瑟瑟,钵衣挂树月纷纷。
松崖总是经行路,出定哀猿何处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为送别慧上人前往九顿岭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惜别之情和对修行生活的想象与感慨。首句“九顿岭头愁夕曛”描绘了傍晚时分,送别之地笼罩在淡淡的哀愁中,夕阳西下,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次句“高人南去礼寒云”则赞美慧上人高尚的品格,如同向寒冷的云层致敬,暗示其追求清寂的禅修生活。
第三、四句“白牛露地秪自见,玄鹤出林终不群”,通过“白牛”和“玄鹤”的意象,象征着慧上人在尘世之外的孤独修行,他的身影孤独却坚守自我,不随流俗。第五、六句“神锡行空风瑟瑟,钵衣挂树月纷纷”,进一步描绘了慧上人行走在空中的神秘景象,以及他夜晚挂衣于树的形象,显得超凡脱俗。
最后两句“松崖总是经行路,出定哀猿何处闻”,以松崖和哀猿声作为背景,表达出慧上人日常修行的环境,以及诗人想象他在静坐冥想时,山中的哀猿声更显寂寥,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慧上人孤寂修行生活的敬仰和对离别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