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摇铃阁终晨静,雨锁棠阴满地青
出处:《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 其六》
宋 · 傅察
圣代勤民岂外轻,声名今已播边亭。
风摇铃阁终晨静,雨锁棠阴满地青。
赐表殊功宜冕服,荣分从吏亦缇屏。
如公学问留闲郡,东壁何人应二星。
风摇铃阁终晨静,雨锁棠阴满地青。
赐表殊功宜冕服,荣分从吏亦缇屏。
如公学问留闲郡,东壁何人应二星。
注释
勤民:关心百姓。边亭:边疆的亭台。
风摇铃阁:清风摇动铃阁。
雨锁棠阴:雨后棠阴。
赐表:赐予表彰。
冕服:尊贵的服饰。
从吏:随从官员。
缇屏:荣耀的地位。
闲郡:闲适的郡城。
翻译
在圣明的时代,官员怎能不关心百姓,名声如今已传遍边疆的亭台。清早的风摇动着铃阁,带来宁静,雨后的棠阴下满地青翠。
对于你的特殊功绩,应当赐予尊贵的冕服以表彰,即使是随从官员也应享有荣耀。
像您这样有学问的人,留在闲适的郡城,谁能与您相比,如同东壁的两颗明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傅察的作品,题为《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其六)》。诗中表达了对圣明时代官员勤政爱民的赞扬,强调了边疆地区官员的声名远播。诗人通过描绘风摇铃阁的宁静清晨和雨后棠阴的青翠,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庄重的氛围,暗示了官员的荣耀与责任。诗中提到的“赐表殊功宜冕服”表达了对有功官员的奖赏,而“荣分从吏亦缇屏”则体现了官员下属的荣耀感。最后,诗人以“如公学问留闲郡,东壁何人应二星”收尾,赞美了这位官员的学识和才能,暗示他如同古代贤士般在地方上留下了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对官员德行和政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