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援琴欲寄山中音,水风吹月千里无遐心全文

援琴欲寄山中音,水风吹月千里无遐心

明 · 邵宝
击石长歌复长啸,山无人声泉有窍。
诗人曾谓兹山空,又闻山与南海通。
向来泉托山人姓,公为收名名始定。
石池左右多槛泉,东流迤逦非突还非悬。
公门如海纳川水,肯向东方遗一士。
出山还似在山清,中有石子星之精。
别公无言怀独泻,公乃题诗赠行者。
高词尽得今古奇,我歌合向观泉时。
年年寿公泉一酌,公每书来问瀺灂。
援琴欲寄山中音,水风吹月千里无遐心

鉴赏

这首《惠山泉歌奉次涯翁先生》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惠山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先,诗中的“击石长歌复长啸”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豪放情怀,通过击打石头吟唱和长啸表达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接着,“山无人声泉有窍”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山中虽无人声,但泉水却潺潺流淌,仿佛自有生命。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为丰富。

“诗人曾谓兹山空,又闻山与南海通”两句,既是对惠山地理位置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惠山独特魅力的赞叹。山虽看似空旷,却与大海相通,象征着惠山不仅自然景观独特,更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向来泉托山人姓,公为收名名始定”表达了诗人对惠山泉水的深厚感情,泉水似乎承载了山人的名字,而诗人通过命名,赋予了泉水新的生命。这不仅是对泉水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颂扬。

“石池左右多槛泉,东流迤逦非突还非悬”描绘了惠山泉的独特形态,石池周围泉水环绕,水流或曲折蜿蜒,或平静流淌,展现了泉水的多样性和动态美。

“公门如海纳川水,肯向东方遗一士”运用比喻手法,将公门比作大海,接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水流,象征着公门广纳贤才的胸怀。同时,诗人表达了对未能得到公门赏识的遗憾,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对公平公正的追求。

“出山还似在山清,中有石子星之精”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清澈和纯净,如同山中石子般晶莹剔透,寓意着心灵的纯净和高尚。

“别公无言怀独泻,公乃题诗赠行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通过题诗相赠,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高词尽得今古奇,我歌合向观泉时”赞扬了友人诗歌的高超艺术成就,同时也鼓励人们在欣赏泉水时,也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最后,“年年寿公泉一酌,公每书来问瀺灂”表达了诗人希望每年都能与友人共享泉水的祝愿,以及对友人书信问候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惠山泉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