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尚有馀情在,月下迢迢挈影来
出处:《四叠 其七》
宋 · 刘克庄
愁见当时玉镜台,返魂无诀可胜哀。
暮年尚有馀情在,月下迢迢挈影来。
暮年尚有馀情在,月下迢迢挈影来。
注释
愁见:因怀念或悲伤而见到。玉镜台: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或失去的青春。
返魂无诀:形容无法挽回或找回逝去的情感。
哀:深深的悲痛或哀伤。
暮年:晚年,老年。
馀情:剩余的感情,未消逝的情感。
月下:夜晚,月光下。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或孤独的身影。
挈影来:带着身影走来,可能指心灵的陪伴。
翻译
每当看到当年的玉镜台,心中悲痛无法用言语表达。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余情未了,独自在月光下带着身影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四叠》之七,通过对古代美女愁容与玉镜台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哀伤。诗人巧妙地运用“返魂”这一意象,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情感深度。
开篇“愁见当时玉镜台”,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沉浸于过往美好记忆的氛围之中,那个“玉镜台”的形象,不仅是古代女性梳妆处所,也是审视内心世界的象征。诗人通过这种设定,传达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不舍。
紧接着,“返魂无诀可胜哀”,则是表达了一种超自然的情感强度,即便是使用古代传说中的“返魂术”也无法挽留那已经逝去的时光,只能是深深地哀伤。这里的“返魂”不仅指的是对过往记忆的渴望,更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力感。
而下半首“暮年尚有馀情在,月下迢迢挈影来”,则是从时间的流转和个人生命历程的角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借“暮年”二字,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年华老去,但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份对过往美好的情感依旧未褪色。这份“馀情”,如同一缕不灭的香气,穿越时光的长廊。
最后,“月下迢迢挈影来”则是诗人用以描绘夜晚的宁静之中,那些过往的美好记忆仿佛随着月光轻轻地飘扬而至。这里的“迢迢”,形容了月光和影子的流动与延伸,既给予读者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增添了一份超现实的情感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玉镜台、返魂诀、暮年馀情等意象的巧妙排列,构建了一个怀旧而哀伤的内心世界。诗人以精湛的笔法和深邃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美好又令人悲凉的时光隧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