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越台方殿奔,大小尖星安足论
明 · 刘崧
我行武山南向西,冈峦回伏当武溪。
孤标上撑出虎鼻,落日东射云中霓。
武山势高如卧几,后巘前峰互盘峙。
浮云独抗九千丈,异县相望百馀里。
金华越台方殿奔,大小尖星安足论。
武仙绿发挂琼树,手挹太白开天门。
乱来寻山苦嫌浅,石室何年閟苔藓。
明日南溪访故人,定接飞萝上层巘。
孤标上撑出虎鼻,落日东射云中霓。
武山势高如卧几,后巘前峰互盘峙。
浮云独抗九千丈,异县相望百馀里。
金华越台方殿奔,大小尖星安足论。
武仙绿发挂琼树,手挹太白开天门。
乱来寻山苦嫌浅,石室何年閟苔藓。
明日南溪访故人,定接飞萝上层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经武山下望虎鼻峰爱其峭拔赋诗一首过南溪柬萧鹏举》描绘了武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我行武山南向西”,点明了诗人的行踪,紧接着“冈峦回伏当武溪”展现了山势起伏与溪流相伴的景象。
“孤标上撑出虎鼻,落日东射云中霓”两句,形象地刻画了虎鼻峰的奇特形状,犹如猛虎之鼻,夕阳映照下的云霞更添神秘色彩。诗人以“武山势高如卧几”比喻山势平缓,而“后巘前峰互盘峙”则描绘了山峰错落有致的布局。
“浮云独抗九千丈,异县相望百馀里”进一步强调了武山之高峻,即使远在异地也能感受到其雄伟。接下来的诗句“金华越台方殿奔,大小尖星安足论”通过对比,突出了武山的壮观超越了其他景物。
“武仙绿发挂琼树,手挹太白开天门”运用神话传说,赋予山峰神话色彩,增添了浪漫主义气息。最后,“乱来寻山苦嫌浅,石室何年閟苔藓”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深山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结尾“明日南溪访故人,定接飞萝上层巘”预示着诗人期待与友人共游,攀登山顶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和自然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武山的秀美与气势,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