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将松菊栽馀地,漫遣山林病起年
出处:《答冷别驾》
明 · 邵宝
三代遗风一慨然,横渠私计更须怜。
聊将松菊栽馀地,漫遣山林病起年。
今日封疆皆禹服,何时雨露不尧天。
使君多少甘棠意,都在诗筒未尽笺。
聊将松菊栽馀地,漫遣山林病起年。
今日封疆皆禹服,何时雨露不尧天。
使君多少甘棠意,都在诗筒未尽笺。
鉴赏
这首诗《答冷别驾》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展现了其对历史、自然与政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首联“三代遗风一慨然,横渠私计更须怜。”开篇即以“三代”(夏、商、周)的遗风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感慨与怀念,同时提及“横渠”,可能暗指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学说,此处或借以表达对儒家思想的尊崇与反思。诗人对古代先贤的私计(个人策略或计划)表示了同情与理解,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人性的关怀。
颔联“聊将松菊栽馀地,漫遣山林病起年。”转而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打算在空闲之地种植松树和菊花,以此寄托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山林”和“病起年”的描述,或许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寻求精神解脱的愿望。
颈联“今日封疆皆禹服,何时雨露不尧天。”进一步探讨了国家治理与理想社会的主题。诗人认为,当今国土已如大禹治水后的安定,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稳定的肯定。同时,他期待着一个没有暴政、如同唐尧时代般仁德的社会,体现了对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
尾联“使君多少甘棠意,都在诗筒未尽笺。”以“甘棠”(一种象征恩惠与庇护的树木)为喻,表达了对地方官员(使君)施政为民、造福一方的期望。诗人将这种期望寄托于诗中,暗示了希望通过文学来传播理想与希望,影响社会风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自然与政治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通过文学传达社会理想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