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拂乌纱两鬓秋,李阳溪上夜停舟
出处:《夜泊李阳驿》
宋 · 高迈
风拂乌纱两鬓秋,李阳溪上夜停舟。
市灯闪月闻鸣犬,城柝敲风起睡鸥。
千里远驰承宠命,通宵不寐为民忧。
幽怀自信清如洗,独倚篷窗看斗牛。
市灯闪月闻鸣犬,城柝敲风起睡鸥。
千里远驰承宠命,通宵不寐为民忧。
幽怀自信清如洗,独倚篷窗看斗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代指官员。李阳溪:地名,具体河流名未知,可能是虚构或泛指。
市灯:城市中的灯火。
城柝:城楼上的更鼓,用于报时和警示。
斗牛:星宿名,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一。
翻译
秋风吹过,乌纱帽下显露出两鬓的秋意,夜晚在李阳溪边停下小舟。街市上的灯火映照着月色,犬吠声随风传来,城楼的更鼓在风中敲响,惊起了栖息的鸥鸟。
我长途跋涉,接受重任,整夜未眠,心中忧虑的是百姓疾苦。
内心深藏的情感清澈如洗,独自倚靠船窗,欣赏星空中的斗牛星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李阳溪边停船的情景。首句“风拂乌纱两鬓秋”以秋风轻拂乌纱帽,暗示诗人的年华已逝,也烘托出夜晚的宁静。次句“李阳溪上夜停舟”点明地点和时间,夜晚的静谧中,诗人选择在此停留。
“市灯闪月闻鸣犬,城柝敲风起睡鸥”两句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小镇的夜生活:灯火与月光交相辉映,犬吠声与城楼更鼓相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乡村夜晚氛围。诗人并未完全沉浸于宁静,而是“通宵不寐为民忧”,体现出他的责任感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最后两句“幽怀自信清如洗,独倚篷窗看斗牛”,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虽然身在旅途,但心境清澈如洗,独自倚窗,凝视星空,显示出他的高洁情操和坚韧的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出一个深思熟虑、心系苍生的官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