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边烟雨清江梦,枕底波涛泛夜舟
出处:《由羊城如惠州泊源头次蔡明弼斋长韵》
明 · 袁邮
曾记羊城两月游,此身漂泊又源头。
柳边烟雨清江梦,枕底波涛泛夜舟。
风送天香来惠水,鸟传春意入罗浮。
明朝一棹冲寒去,白鹤峰前雾气收。
柳边烟雨清江梦,枕底波涛泛夜舟。
风送天香来惠水,鸟传春意入罗浮。
明朝一棹冲寒去,白鹤峰前雾气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广州游历至惠州,再返回源头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沿途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
首句“曾记羊城两月游”,开篇即点明了旅程的起点与时间跨度,羊城即广州,两月游则暗示了诗人在此地停留的时间之长。接着,“此身漂泊又源头”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旅程的感慨,也预示了即将展开的新旅程。
“柳边烟雨清江梦,枕底波涛泛夜舟”两句,通过“烟雨”、“清江”、“波涛”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柳边烟雨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清江泛舟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夜晚的波涛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壮阔,与“枕底”二字相呼应,仿佛诗人正沉浸在这份宁静与壮美之中。
“风送天香来惠水,鸟传春意入罗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所感。惠水之风带来了天香,不仅嗅觉上给人以愉悦,也象征着旅途中的美好与希望。鸟儿传递的春意,则是大自然生命力的体现,将罗浮山的生机勃勃展现在读者眼前。
最后,“明朝一棹冲寒去,白鹤峰前雾气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决心。明朝一棹,意味着新的开始,冲寒而去则体现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白鹤峰前的雾气收,既是自然景象的描述,也寓意着旅途中的迷茫与困惑在前方逐渐散去,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与人生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