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出处:《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唐 · 陆龟蒙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霜实:指霜降后结实的植物,如柑橘等。天台:古代中国名山,位于浙江省。
天竺:古印度的别称,这里可能代指佛教圣地。
云岑:高耸入云的山峰。
两地:指天台和天竺两地。
无人种:形容这些地方少有人迹。
湘漓:湘江和漓江,中国的两条重要河流。
桂林:广西桂林,以山水美景著称。
翻译
人们常常听说秋天半夜会有霜降,天台和天竺山的云雾仿佛从山峰坠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霜实表明气候已经转凉,而“常闻秋半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深夜中秋声的敏感和留意。"天台天竺堕云岑",通过对两座名山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山峦间云雾缭绕,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清高脱俗。
接着,“如何两地无人种”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中缺乏人为修饰的困惑或者是对自然本身美的赞叹。最后,“却是湘漓是桂林”则点明了这两处山川的具体所在,即湖南的湘江和漓水,以及著名的桂林山水。
诗中没有直接的情感表达,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地理知识,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学养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