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魏勃扫门终丧我,苏翁艺圃不逢人全文

魏勃扫门终丧我,苏翁艺圃不逢人

出处:《汤遂昌显祖
清 · 严遂成
堂开玉茗老居贫,循吏应辞要路津。
魏勃扫门终丧我,苏翁艺圃不逢人
唐诗汉史争何事,草屦麻衣送此身。
唱遍旗亭传四梦,紫箫残本已沉沦。

鉴赏

这首诗以“汤遂昌显祖”为题,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汤遂昌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堂开玉茗老居贫,循吏应辞要路津”,以“玉茗”象征汤遂昌的高洁品质和不畏权贵的精神,即使在贫困中仍坚守正直,如同循吏一般,不应贪图高位,表达了对汤遂昌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赞美。

颔联“魏勃扫门终丧我,苏翁艺圃不逢人”,通过典故对比,将汤遂昌与魏勃、苏翁等历史人物相联系,强调了汤遂昌虽有才华却选择隐退,不愿卷入世俗纷争,宁愿在艺术的园地里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风骨。

颈联“唐诗汉史争何事,草屦麻衣送此身”,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汤遂昌与唐诗汉史相提并论,表明他虽未参与历史的激烈竞争,但以草鞋布衣的形象,默默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其低调而深远的影响。

尾联“唱遍旗亭传四梦,紫箫残本已沉沦”,以“四梦”比喻汤遂昌的作品或思想影响,通过“旗亭”这一意象,描绘了其作品广为流传的情景,同时“紫箫残本已沉沦”则暗示了汤遂昌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作品依然在世间流传,具有永恒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汤遂昌生平与精神的描绘,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与深远影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