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期鼙鼓轰天日,犹有篇诗慰暮年
出处:《弘道见和复次前韵》
元末明初 · 叶颙
自许馀生不问天,樵夫渔叟得齐肩。
岂期鼙鼓轰天日,犹有篇诗慰暮年。
白发满头惊老矣,黄金掷地喜铿然。
袜才敢共元龙并,何但高楼上下眠。
岂期鼙鼓轰天日,犹有篇诗慰暮年。
白发满头惊老矣,黄金掷地喜铿然。
袜才敢共元龙并,何但高楼上下眠。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叶颙所作的《弘道见和复次前韵(其二)》。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自许馀生不问天”流露出他不问世事、超脱尘世的隐逸之心,与樵夫渔翁的生活相提并论,期望过一种平淡宁静的生活。然而,“岂期鼙鼓轰天日”转折,表达了对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忧虑,鼙鼓之声象征着战争的威胁。
诗人感叹“犹有篇诗慰暮年”,表明即使在这样的动荡岁月里,他依然寄情于诗歌创作,以此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接着,诗人通过“白发满头惊老矣”描绘出自己年华已逝的境况,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黄金掷地喜铿然”一句,可能寓言了诗人对于财富的态度,虽然黄金珍贵,但他更看重的是精神价值,掷地有声,显示出他的豪放不羁。最后两句“袜才敢共元龙并,何但高楼上下眠”,诗人以东汉名士陈登(字元龙)自比,表示自己的志向高远,不甘于平凡,即使不能像元龙那样胸怀壮志,至少在精神上追求卓越,不愿局限于物质生活的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自嘲,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坚韧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