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
出处:《雪竹轩图为彭彦明赋》
元 · 凌云翰
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
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
此君有高节,岂但密如箦。
类彼轩中人,相看共贞白。
谁欤作此画,光景照凡席。
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
岂无九节杖,亦有双蜡屐。
清兴如可乘,山阴访陈迹。
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
此君有高节,岂但密如箦。
类彼轩中人,相看共贞白。
谁欤作此画,光景照凡席。
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
岂无九节杖,亦有双蜡屐。
清兴如可乘,山阴访陈迹。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雪竹轩图为彭彦明赋》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首句“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展现了严寒冬日的肃杀与雪景之深,为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写出了轩窗外竹子在大雪中的挺拔,虽被雪覆盖,却依然翠绿如碧,象征着诗人的高洁节操。
“此君有高节,岂但密如箦”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坚韧和高雅,暗示了主人彭彦明的高尚品格。“类彼轩中人,相看共贞白”将竹子与轩中人相提并论,强调了他们相似的纯洁和坚贞。
“谁欤作此画,光景照凡席”是对画家技艺的赞赏,认为其作品能捕捉到这种超凡的景象,照亮了平凡的生活。“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诗人仿佛置身于画中,忘却了现实与故园的距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岂无九节杖,亦有双蜡屐。清兴如可乘,山阴访陈迹”则流露出诗人想要追随画中美景,持杖穿屐,去寻访古人遗迹的雅兴,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闲之趣。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竹为主题,寓言寄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