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真翁堂下竹贯日,干云千尺高亭亭
出处:《修竹篇》
明 · 何景明
君不见真翁堂下竹贯日,干云千尺高亭亭。
万木避霜色飒飒,空岩回翠涛平生。
直节本无偶,手栽琅玕种琼玖。
风月何曾忘此君,松梅况自称三友。
东曹郎君翁所奇,节概更与翁名齐。
神龙昔向沧波化,彩凤今从玉树栖。
高堂兹辰开寿箓,却洗金盘对春竹。
霓旌昼下仙人车,云管宵停嬴女曲。
翁家旧住上林西,托根白近蓬莱池。
雪崖冰柱映楼阁,雨露常沾万岁枝。
万木避霜色飒飒,空岩回翠涛平生。
直节本无偶,手栽琅玕种琼玖。
风月何曾忘此君,松梅况自称三友。
东曹郎君翁所奇,节概更与翁名齐。
神龙昔向沧波化,彩凤今从玉树栖。
高堂兹辰开寿箓,却洗金盘对春竹。
霓旌昼下仙人车,云管宵停嬴女曲。
翁家旧住上林西,托根白近蓬莱池。
雪崖冰柱映楼阁,雨露常沾万岁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高洁的竹林图景,以修竹为主题,赞美了竹子的高尚品格和主人的品性。首句“真翁堂下竹贯日”形象地写出竹子挺拔直入云霄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万木避霜色飒飒”、“空岩回翠涛”等描绘竹子在秋冬季节中傲然独立,翠色不改,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
诗人将竹子比作“琅玕种琼玖”,象征其纯洁无瑕,又与松梅并称为“三友”,强调其高洁的友谊。东曹郎君对竹的赞赏,暗示了主人的高尚节操。接着,诗中提到竹子如同神龙化为沧海,彩凤栖于玉树,寓言其主人的非凡气质和显赫地位。
“高堂兹辰开寿箓”表达对主人的祝寿之情,而“霓旌昼下仙人车”则描绘了庆典的奢华与祥瑞。最后,竹子的来历被追溯到上林西的蓬莱池,雪崖冰柱与楼阁相映,雨露滋润,象征其长寿与吉祥。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修竹为载体,赞美了主人的品德和生活环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