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莫言初地小,但觉四天宽全文

莫言初地小,但觉四天宽

出处:《宿泖塔佛院
明 · 王世贞
莫言初地小,但觉四天宽
面面芙蓉镜,层层薜荔冠。
一泓鹙眼碧,九点鹫头丹。
呗响波声合,渔歌夜色残。
经归龙藏易,僧结蜃楼难。
我醉声闻酒,谁施法喜餐。
倦分禅榻卧,闲借佛书看。
犹有微根在,羞人唤宰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泖塔佛院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首联“莫言初地小,但觉四天宽”,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强调了佛院虽小,却能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暗示了心灵的开阔与宁静。接下来的“面面芙蓉镜,层层薜荔冠”两句,运用比喻,将四周的景物比作镜子与冠冕,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佛院环境的清幽与庄严。

“一泓鹙眼碧,九点鹫头丹”描绘了湖水的碧绿与山峰的红艳,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呗响波声合,渔歌夜色残”则通过声音的交织,进一步渲染了夜晚佛院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超脱世俗的平和之中。

“经归龙藏易,僧结蜃楼难”两句,以“龙藏”与“蜃楼”为喻,表达了对佛教经典的敬畏与对僧侣修行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佛法深奥难解,需要长期的修行与领悟。

“我醉声闻酒,谁施法喜餐”则是诗人自述,以“醉”字形容内心的满足与喜悦,同时以“法喜”来表达对佛法的深深喜爱与追求。“倦分禅榻卧,闲借佛书看”则描绘了诗人休息时的状态,通过“倦”与“闲”的对比,体现了他对佛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最后,“犹有微根在,羞人唤宰官”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佛院,但仍保持着谦逊与低调的态度,不愿以高官自居,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院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切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