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冷插晚秋天,参错阴晴望更妍
出处:《历城贵君招游华不注是日轻阴微雨》
明 · 凌义渠
孤峰冷插晚秋天,参错阴晴望更妍。
独涌笋株青戛戛,小舒莲瓣净娟娟。
游情一往争危石,幽感频生触暗泉。
醉上小舆归路暝,高低崖壑看平悬。
独涌笋株青戛戛,小舒莲瓣净娟娟。
游情一往争危石,幽感频生触暗泉。
醉上小舆归路暝,高低崖壑看平悬。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在晚秋时节,华不注山在轻阴微雨中的静谧景象。首句“孤峰冷插晚秋天”以“孤峰”点出山之独立,加之“冷插”,不仅描绘了山峰在秋日的清冷中插入天际的景象,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寂与诗人内心的孤高。接着,“参错阴晴望更妍”一句,通过“参错”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山色在阴晴变化中呈现出的丰富层次和美丽景色。
“独涌笋株青戛戛,小舒莲瓣净娟娟”两句,进一步聚焦于山中自然景观的细节,通过“独涌”的笋株和“小舒”的莲瓣,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纯净之美。这里,“戛戛”和“娟娟”分别形容笋株的挺拔和莲瓣的柔美,细腻地刻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游情一往争危石,幽感频生触暗泉”则转而描写人在自然中的感受。游人的情思在危石间徘徊,幽深的情感因触碰暗泉而生发,既表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情感的丰富,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醉上小舆归路瞑,高低崖壑看平悬”以“醉”字收尾,形象地表达了人在自然美景中的陶醉之情。随着夜幕降临,游人乘坐的小车缓缓归来,此时,无论是高低的崖壑,还是远处的景致,都显得格外宁静与深远,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华不注山晚秋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人在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