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高不极,雪深路漫漫
出处:《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 其一》
宋 · 朱熹
我行二千里,访子南山阴。
不忧天风寒,况惮湘水深。
辞家仲秋旦,税驾九月初。
问此为何时,严冬岁云徂。
劳君步玉趾,送我登南山。
南山高不极,雪深路漫漫。
泥行复几程,今夕宿槠洲。
明当分背去,惆怅不得留。
诵君赠我诗,三叹增绸缪。
厚意不敢忘,为君商声讴。
不忧天风寒,况惮湘水深。
辞家仲秋旦,税驾九月初。
问此为何时,严冬岁云徂。
劳君步玉趾,送我登南山。
南山高不极,雪深路漫漫。
泥行复几程,今夕宿槠洲。
明当分背去,惆怅不得留。
诵君赠我诗,三叹增绸缪。
厚意不敢忘,为君商声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远行访友的艰辛旅程,以及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首句“我行二千里,访子南山阴”开篇即点明了行程之远和访友的目的地。接着,“不忧天风寒,况惮湘水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无畏态度,即使面对寒冷的天风和深邃的湘水,也不感到畏惧。
“辞家仲秋旦,税驾九月初”描述了诗人从家中出发的时间,从仲秋到九月初,时间跨度之长可见一斑。而“问此为何时,严冬岁云徂”则通过询问时间,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苦,以及岁月的流逝。
“劳君步玉趾,送我登南山”表现了友人对诗人的深情厚谊,不惜亲自相送至南山。接下来的“南山高不极,雪深路漫漫”描绘了南山的高峻与积雪覆盖的道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泥行复几程,今夕宿槠洲”写出了旅途中的艰难,泥泞的道路需要跋涉多程,最终在槠洲过夜。最后,“明当分背去,惆怅不得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与无奈。
“诵君赠我诗,三叹增绸缪”表明诗人对友人赠诗的珍视,反复吟诵,情感更加深厚。“厚意不敢忘,为君商声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承诺不会忘记这份深厚的友谊,并以歌声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旅程的描写和分别时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深情的离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