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想见频挥玉,骑马何曾羡着红
出处:《戏谢万花翁》
宋 · 廖刚
风流那复有斯翁,端为论文访蜀雄。
凤髓欲追千古调,锦囊弃著一生功。
看花想见频挥玉,骑马何曾羡着红。
闻道碧桃春更晚,归鞭底事苦匆匆。
凤髓欲追千古调,锦囊弃著一生功。
看花想见频挥玉,骑马何曾羡着红。
闻道碧桃春更晚,归鞭底事苦匆匆。
鉴赏
这首诗《戏谢万花翁》由宋代诗人廖刚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文人雅趣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风流那复有斯翁”,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去风流文人的怀念,暗示了现今文人风流不再的感慨。接着,“端为论文访蜀雄”一句,点明了诗人此次拜访的目的,是为了与蜀地的文豪探讨文学,体现了他对文学交流的重视和渴望。
“凤髓欲追千古调,锦囊弃著一生功”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文学创作比作追寻凤髓般珍贵的艺术追求,以及将一生的精力投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献身精神。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文人那种深入骨髓、不计功利的创作态度的赞美。
“看花想见频挥玉,骑马何曾羡着红”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文人雅集的向往。看花时,诗人仿佛能看见文人们挥洒才情,而骑马时,他并未羡慕那些世俗的荣华,而是更加向往那份精神上的自由与高雅。
最后,“闻道碧桃春更晚,归鞭底事苦匆匆”两句,以碧桃春晚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诗人感叹时间的紧迫,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