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愿卜邻,穷空不思归
宋 · 度正
君家谪仙人,豪侠好骂讥。
脱靴辱权幸,捧砚誇宠妃。
风月三千首,百卉弄春晖。
恭惟紫微公,执笔赞万几。
大行或差舛,考验在璿玑。
同时三君子,日月争光辉。
我生百年后,览之神奋飞。
粤从志学来,斯文力发挥。
瓦劄带尘壤,羊毛拂烟霏。
言词虽不工,往往造精微。
邂逅逢名世,如何尚布衣。
为我特倾倒,我心亦依依。
从今愿卜邻,穷空不思归。
厚意敢虚辱,三尺横金徽。
脱靴辱权幸,捧砚誇宠妃。
风月三千首,百卉弄春晖。
恭惟紫微公,执笔赞万几。
大行或差舛,考验在璿玑。
同时三君子,日月争光辉。
我生百年后,览之神奋飞。
粤从志学来,斯文力发挥。
瓦劄带尘壤,羊毛拂烟霏。
言词虽不工,往往造精微。
邂逅逢名世,如何尚布衣。
为我特倾倒,我心亦依依。
从今愿卜邻,穷空不思归。
厚意敢虚辱,三尺横金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度正的作品,他以赞誉的方式描绘了一位被比作“谪仙人”的豪放文人。诗中提到此人的才情横溢,不仅诗歌众多,且敢于直言不讳,甚至敢于对权贵进行讽刺。他对风月有独特见解,创作了大量佳作,而他的才华也得到了紫微公(可能指皇帝)的认可,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诗人感慨这位文人与同时期的其他君子一样,光芒四射。他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如古人般欣赏这些作品,感到振奋。诗人自述从少年时期就受到这位文人的文学影响,他的文字虽然朴素,但蕴含深意。诗人表示自己对这位文人仰慕不已,甚至愿意与之为邻,即使生活清贫也不愿离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文人深厚敬意,不愿辜负他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赞美了文人的才情和品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