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床未暇桑三宿,解饭还须水一瓢
出处:《过明田寺会杨李二生于碧玉三首 其一》
宋 · 胡寅
已宅连延紫盖椒,寻山依旧不辞遥。
借床未暇桑三宿,解饭还须水一瓢。
风外野云俱淡荡,雨馀秋气亦萧条。
故人适有登高约,又拄枯藤过野桥。
借床未暇桑三宿,解饭还须水一瓢。
风外野云俱淡荡,雨馀秋气亦萧条。
故人适有登高约,又拄枯藤过野桥。
注释
宅:住宅。延:延伸。
紫盖椒:紫色的椒树(可能指代某种植物)。
寻山:登山。
遥:遥远。
借床:借用床铺。
桑三宿:在桑树下停留三晚。
解饭:做饭。
水一瓢:一瓢水。
风外:窗外。
野云:野外的云彩。
淡荡:轻盈飘荡。
雨馀:雨后。
秋气:秋天的气息。
萧条:寂寥。
故人:老朋友。
登高约:登高之约。
枯藤:干枯的藤蔓。
野桥:野外的小桥。
翻译
宅院连接着紫色的椒树,即便远山寻访也不怕路遥。还没来得及借用他家床榻小憩三晚,吃饭还得自己提水一瓢。
窗外田野的云彩都显得轻盈飘荡,雨后秋天的气氛更显寂寥。
老朋友恰好约我一同登高望远,又要拄着枯藤走过野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寅在明田寺与友人杨、李二人相遇的情景。首句“已宅连延紫盖椒”写出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宏伟和色彩,紫盖椒象征着寺庙的庄严与华美。次句“寻山依旧不辞遥”表达了诗人不畏路途遥远,专程前来相聚的友情。
“借床未暇桑三宿”暗示了诗人旅途劳顿,连住宿都来不及多歇息,只希望能有短暂的休息。接下来,“解饭还须水一瓢”则描绘了简朴的生活状态,即使只是粗茶淡饭,也感到满足。
“风外野云俱淡荡,雨馀秋气亦萧条”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感触。
最后,诗人“故人适有登高约”,得知朋友邀他一同登高望远,不禁又提起精神,准备再次走过那“又拄枯藤过野桥”的景象,展现出友情的深厚和对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又流露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