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野不存廉吏犬,绕篱仍缚杜陵鸡
出处:《趁市八首》
明 · 方国骅
钩罾结罟小桥西,花雨沾衣细作泥。
过野不存廉吏犬,绕篱仍缚杜陵鸡。
千寻春水深成窟,百尺潜鱼大似犀。
回首万残如市后,夕阳人散鹧鸪啼。
过野不存廉吏犬,绕篱仍缚杜陵鸡。
千寻春水深成窟,百尺潜鱼大似犀。
回首万残如市后,夕阳人散鹧鸪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钩罾结罟小桥西”,以“钩罾”和“结罟”描绘了捕鱼的场景,小桥西边是忙碌的渔民,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接着,“花雨沾衣细作泥”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里花朵飘落的情景,仿佛花瓣化为细雨,轻轻落在行人的衣裳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过野不存廉吏犬,绕篱仍缚杜陵鸡”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廉吏犬”与“杜陵鸡”分别置于“过野”与“绕篱”的情境中,前者象征着官府的威严与秩序,后者则代表了乡村生活的自由与和谐,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乡村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向往。
“千寻春水深成窟,百尺潜鱼大似犀”描绘了春水之深,以及其中潜藏的大鱼,形象地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丰富多彩。
最后,“回首万残如市后,夕阳人散鹧鸪啼”以夕阳西下、人声渐息、鹧鸪啼鸣的景象收尾,既是对一天劳作结束的写照,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明末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