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死支离疑效报,不妨鼓筴乐天年
出处:《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 其二》
宋 · 何梦桂
苍生下土望天仙,乞得君恩易地然。
绣斧聿来霄汉上,丹书先到浙江边。
学徒免隶夫征法,官品宁输户役钱。
愧死支离疑效报,不妨鼓筴乐天年。
绣斧聿来霄汉上,丹书先到浙江边。
学徒免隶夫征法,官品宁输户役钱。
愧死支离疑效报,不妨鼓筴乐天年。
注释
苍生:百姓。下土:人间。
天仙:天神。
乞:祈求。
君恩:你的恩典。
易地:改变大地。
绣斧:华丽的斧头(象征权力)。
聿来:飞升而来。
霄汉:天空。
丹书:重要的文书。
浙江边:浙江地区。
学徒:学子。
免隶:免除奴役。
夫征法:服劳役的法律。
官品:官职。
宁输:岂能输给。
户役钱:服劳役的税款。
愧死:深感惭愧。
支离:支离破碎。
疑效报:怀疑的回报。
不妨:不妨碍。
鼓筴:击鼓庆祝。
乐天年:享受天伦之乐。
翻译
人间百姓仰望天神,轻易祈求你的恩典能改变大地。你手持绣斧飞升天际,首先传达的丹书已至浙江沿岸。
学子不必再受奴役之苦,官职岂能输给服劳役的税款。
我虽惭愧于支离破碎的回报,但还是愿意击鼓庆祝,享受天伦之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何梦桂的作品,名为《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君恩的渴望。诗人用“苍生下土”来形容世间的苦难,用“乞得君恩易地然”表现了对超脱尘世、获得神仙之恩的愿望。
“绣斧聿来霄汉上,丹书先到浙江边。”这两句描写的是仙界降下来的祥瑞,通过绣斧(一种传说中的神器)和丹书(可能是指天书或神书),预示着吉祥的信息首先到达了浙江一带。
“学徒免隶夫征法,官品宁输户役钱。”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制度的不满和批判,表达了希望减轻学子们的负担,以及对于公平官职选拔和减少赋税的期盼。
“愧死支离疑效报,不妨鼓筴乐天年。”这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自白与抒情,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有所成就、报答某种恩情的愿望,同时也展现出一种乐观态度,享受天赋之年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中不公平制度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