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愚者贤
出处:《代宗朝京师语》
唐 · 不详
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愚者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常无分别:平时没有特别的区分或偏好。元好钱:原本就好的金钱,这里比喻本应被所有人一致看重的东西。
贤:贤明,有智慧。
愚:愚蠢。
愚者:看似愚蠢的人。
翻译
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特别偏好原本就好的金钱,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表达了对金钱和智愚之分的漠然态度。"常无分别元好钱"一句,意味着对于财富的追求,诗人持平常心,不去过分区别其贵贱。这不仅体现了诗人超脱物欲的心境,也反映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紧接着的"贤者愚,愚者贤",则更深一步地表达了一种智慧与愚蠢相对,甚至相互转化的哲理。这里的“贤”和“愚”,不仅仅是智力或知识层面的区别,更可能触及到人生的境界和心灵的觉悟。在这种认识中,智者有时会显得愚笨,而愚者也可能蕴含着某种天然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展现了一个超越世俗价值判断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