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全文

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

出处:《酬姚少府
唐 · 贾岛
梅树与山木,俱应摇落初。
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
枯槁彰清镜,孱愚友道书。
刊文非不朽,君子自相于。

拼音版原文

méishùshānyìngyáoluòchū
cháiményǎnhánchóngxiǎngchūqiūshū

gǎozhāngqīngjìngchányǒudàoshū
kānwénfēixiǔjūnxiāng

翻译

梅花和山间的树木,都在初秋时分开始凋零掉落。
简陋的柴门前,寒雨滴落,虫鸣声中透露出秋季蔬菜的生机。
枯枝败叶如同清澈的镜子,映照出智慧的简朴生活。
虽然刻写的文章不能永存,但君子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重要。

注释

梅树:指梅花。
山木:指山上的树木。
俱:都。
摇落:凋落。
初:刚刚开始。
柴门:简陋的木门。
寒雨:寒冷的雨水。
虫响:虫子的鸣叫声。
秋蔬:秋季的蔬菜。
枯槁:枯萎的枝干。
彰:明显,显现。
清镜:清澈如镜的景象。
孱愚:形容人的质朴,不聪明。
友道书:关于交友之道的书籍。
刊文:刻写文章。
非不朽:不能永存。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相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梅树与山木,俱应摇落初”两句,通过对比梅树与其他山木共同面临的凋零之境,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皆有生命周期的哲理。接着,“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萧瑟的景象,诗人通过柴门紧闭、寒雨纷飞和秋虫鸣叫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寞孤独的情怀。

“枯槁彰清镜”一句,以枯槁(干枯的枝桠)映照在清净如镜的水面上的景象,借以比喻诗人内心的澄明与宁静。紧接着,“孱愚友道书”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间交流思想和知识的渴望,以及通过这种交流来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情感。

最后两句“刊文非不朽,君子自相于”表明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视与期待。诗人认为自己的文字作品并非不堪久远,而是能够流传后世的;同时,这种文学创作也是君子之间相互砥砺、品格提升的一种途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个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