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诸陵上,森森殿阁阴
出处:《西山望诸陵》
明 · 谢与思
落日诸陵上,森森殿阁阴。
人间金册贵,泉下玉舆深。
霜露君王感,松楸客子吟。
牛山登望意,万古一沾襟。
人间金册贵,泉下玉舆深。
霜露君王感,松楸客子吟。
牛山登望意,万古一沾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与思所作的《西山望诸陵》。诗中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站在西山之巅遥望古代帝王陵寝的情景。诗人通过“落日”、“森森殿阁阴”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之中。
“人间金册贵,泉下玉舆深。”这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对帝王权力与死后归宿的不同看法。在世时,帝王的权力和地位被视为至高无上,象征着“金册”的尊贵;然而,当他们去世后,这些权力和地位都已化为乌有,如同“泉下玉舆”,深埋地下,不再被人所知。这种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权力的虚幻。
接下来,“霜露君王感,松楸客子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霜露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它让君王的辉煌不再,也让后人对历史人物产生感慨。松楸,即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墓地或陵园,这里指代陵墓周围的植物。客子,指的是访陵之人,他们在此吟诵,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敬仰。
最后,“牛山登望意,万古一沾襟。”引用了《左传》中的典故,讲述了齐景公在牛山上感叹人生短暂的故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历史长河中个体渺小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权力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去帝王及其陵寝的哀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