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墨挥毫势始停,起来耳目共时醒
出处:《八月十一夜作文起夜兴》
宋 · 汪莘
点墨挥毫势始停,起来耳目共时醒。
一窗月色元无响,四壁虫声不见形。
一窗月色元无响,四壁虫声不见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点墨:落笔生花,形容书法流畅。挥毫:挥动毛笔。
势始停:动作突然停止。
起来:醒来。
耳目:耳朵和眼睛。
共时醒:同时清醒。
一窗月色: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
元无响:完全没有声音。
四壁:四周墙壁。
虫声:虫鸣声。
不见形:听不到虫鸣的具体来源。
翻译
笔触轻盈地停下,我从沉思中苏醒过来。满窗月光静无声,四周虫鸣也无形可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写作时的宁静与专注。"点墨挥毫势始停,起来耳目共时醒"表明诗人在深夜里突然间精神一振,提起笔来开始创作,一切感官都被唤醒,准备捕捉灵感。"一窗月色元无响,四壁虫声不见形"则形象地描绘了室内的宁静与外界的寂寥,只有窗边的月光照进来,没有任何声音,而四面墙壁周遭的虫鸣虽然存在,却难以察觉,这一切都营造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传达了夜晚独处时的心境和对创作的专注与投入。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夜间静谧场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艺术创作时的全神贯注。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独处之美,以及在寂静中寻求灵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