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耆老深望幸,銮舆不好游全文

耆老深望幸,銮舆不好游

宋 · 黄庭坚
都城碍飞鸟,军幕卧貔貅。
紫葚知蚕老,黄云见麦秋。
接天双阙起,伏地九河流。
耆老深望幸,銮舆不好游

注释

都城:古代首都或大城市。
碍:阻挡,阻碍。
军幕:军营的帐篷或帷幕。
貔貅: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猛兽,象征勇猛。
紫葚:紫色的桑葚,成熟时为紫色。
蚕老:指蚕吐丝结茧,象征丰收。
黄云:秋天的云,因含有尘埃而显黄色。
麦秋:秋季,麦子成熟的季节。
接天:形容建筑物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空相接。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双层楼阁,象征皇权。
九河流:泛指众多河流,可能象征大地的丰饶。
耆老:年长的人,老年人。
幸:帝王亲临,此处指皇帝来访。
銮舆:古代皇帝乘坐的车驾。
好游:喜欢游玩,此处指皇帝不轻易出行。

翻译

京城的建筑高耸,连飞鸟都难以穿越,军营中士兵们像猛兽貔貅般沉睡。
紫色桑葚提示着蚕已老去,黄色的云朵预示着麦子即将丰收的秋季来临。
宫殿的双阙直入云霄,仿佛与天相接,地面上则是九条大河蜿蜒流淌。
年长的人们深深期盼皇帝的到来,只希望他能驾临,而不是随意游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京城的壮丽景象和丰收的季节,同时也流露出对皇帝能亲临民间的期盼。

首句“都城碍飞鸟”,形象地写出都城之大,连飞鸟都难以穿越,显示出城市的繁华与威严。接着,“军幕卧貔貅”以猛兽比喻守卫的军队,显示军事力量的强大。

“紫葚知蚕老,黄云见麦秋”两句,通过自然现象暗示农事的丰收。紫葚熟透,意味着蚕丝的收获;黄云漫天,象征着麦子的成熟,富有田园诗意。

“接天双阙起,伏地九河流”进一步描绘都城的雄伟,双阙直入云天,九条河流环绕,展现出皇家气派和地理的壮观。

最后,“耆老深望幸,銮舆不好游”表达了百姓对皇帝能下顾民生,亲自巡幸的热切期盼,希望他能放下龙椅,亲近民众,体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京城景色为背景,寓言于景,寄寓了对朝廷与民生的深深关切。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