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心未死深可哀,文字沈埋谁解返
出处:《陈叔通属题江韬叔墨迹》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拔可梅泉皆善诗,闻我说诗必称善。
近日独推伏敔堂,笔力精深语能浅。
诗境犹难在逼真,落落江君去人远。
拔可初示缺后卷,未知所终意不满。
梅泉诣市立得之,异哉江君神所遣。
叔通复示江笔迹,逸气票姚纷照眼。
诗中颇自矜其书,忽来此卷手中展。
斯人冥冥想颠倒,急觅知音苦难缓。
名心未死深可哀,文字沈埋谁解返?
近日独推伏敔堂,笔力精深语能浅。
诗境犹难在逼真,落落江君去人远。
拔可初示缺后卷,未知所终意不满。
梅泉诣市立得之,异哉江君神所遣。
叔通复示江笔迹,逸气票姚纷照眼。
诗中颇自矜其书,忽来此卷手中展。
斯人冥冥想颠倒,急觅知音苦难缓。
名心未死深可哀,文字沈埋谁解返?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题为《陈叔通属题江韬叔墨迹》。诗人通过对江韬叔的诗才和书法的赞赏,表达了对江韬叔独特艺术风格的欣赏。首句“拔可梅泉皆善诗”点出江韬叔与拔可、梅泉等人皆有诗才,而他尤其受到推崇,诗中提到“近日独推伏敔堂”,赞扬其诗笔并重,笔力精深,语言通俗易懂。
接着,诗人指出江韬叔的诗境追求逼真,但又有一种超脱的气质,“落落江君去人远”,暗示其人品高洁。江韬叔的作品尚未完成,诗人对此表示遗憾,并惊叹梅泉能轻易得到他的作品,认为这是神的安排。
陈叔通再次展示江韬叔的墨迹,诗中江韬叔对自己的书法颇为自豪,而郑孝胥看到这些墨宝,感叹其人的才情横溢,却难以找到真正理解他的人。“斯人冥冥想颠倒,急觅知音苦难缓”表达了对江韬叔怀才不遇的同情。最后,诗人感慨江韬叔仍有名利之心,才华被埋没,无人能识其价值,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以诗评诗,通过描绘江韬叔的诗才和书法,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深情关注和对艺术才华被忽视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