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
出处:《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
宋 · 杨万里
节物催人又一年,银花莲炬照金尊。
麝䭔官样陪公宴,粉茧乡风忆故园。
何似儿孙谈草草,不妨灯火半昏昏。
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
麝䭔官样陪公宴,粉茧乡风忆故园。
何似儿孙谈草草,不妨灯火半昏昏。
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节物:季节的变换。催:催促。
又一年:新的一年。
银花:银色的花朵(可能指元宵节的灯笼)。
莲炬:莲花灯。
金尊:金制酒杯。
麝䭔:香囊。
官样:官府宴会的样子。
陪公宴:陪伴公宴。
粉茧:家乡的蚕丝制品。
乡风:乡村风俗。
忆故园:怀念故乡。
何似:不如。
儿孙:子孙。
草草:随意、简单。
灯火半昏昏:灯火微暗。
行止:人生的起伏。
能:能够。
料:预料。
今夕:今晚。
苏州:苏州。
看上元:欣赏元宵节。
翻译
季节的变换催促着新的一年来临,银色的花朵和莲花灯照亮了酒杯。香气袭人的香囊如同官府宴会的装饰,想起家乡的蚕丝制品让我怀念起过去。
不如与子孙们随意闲聊,就让灯火微暗中度过这夜晚。
人生的起伏难以预料,今晚在苏州欣赏元宵节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诗中通过对节令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世事难以预料的深刻感悟。
首句“节物催人又一年”表明时光飞逝,年华易逝,带有感叹时光易逝之意。接着,“银花莲炬照金尊”则是描绘了一幅观赏元宵灯会的画面,其中“银花莲炬”指的是精美的灯饰,“照金尊”则可能暗示着节日里华丽的装饰和庆典气氛。
第三句“麝䭔官样陪公宴”中,“麝䭔官样”可能是指一种官方特制的香料或精美物品,这里用来陪伴一场宴席,体现了诗人所处的高雅氛围。而“粉茧乡风忆故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怀念之情,“粉茧乡风”可能指的是家乡特有的花香与春风,通过这温馨而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家乡时的思念。
“何似儿孙谈草草,不妨灯火半昏昏”两句则转折至家庭和谐的场景,“何似”一词用以比较,通过“儿孙谈草草”来描绘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图景,而“不妨灯火半昏昏”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中的平淡喜悦。
最后两句“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未来不可预测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观赏上元灯会这一特殊时刻所体现的人生哲理,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时光。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好和人生哲学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