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
出处:《因赋风筝与黄郎偶》
宋 · 李曾伯
竹君为骨楮君身,学得飞鸢羽样轻。
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
高穷寥旷宁无力,少假扶摇即有声。
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
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
高穷寥旷宁无力,少假扶摇即有声。
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以竹子和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为比喻的画面,赞美其轻巧而又坚韧不拔。"竹君为骨楮君身"表达了竹子的柔韧特性,而"学得飞鸢羽样轻"则形容筝的轻盈,如同鸟儿的羽毛。
接下来的两句"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通过对比强调了筝的韧性与竹子的高大,分别象征着技艺的高超和境界的深远。"高穷寥旷宁无力,少假扶摇即有声"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韧性与高度,是诗人对艺术造诣极高的赞美。
最后两句"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感慨,以及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清晰明朗的艺术境界。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修养的追求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