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事万言焚谏藁,棹歌九曲付渔舠
出处:《题紫阳书屋画卷为鲍掾》
明 · 程本立
朱子道鸣濂洛后,紫阳山并华嵩高。
生民不被当时泽,从祀方从后世褒。
封事万言焚谏藁,棹歌九曲付渔舠。
看君图画增予感,千里云林怅望劳。
生民不被当时泽,从祀方从后世褒。
封事万言焚谏藁,棹歌九曲付渔舠。
看君图画增予感,千里云林怅望劳。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程本立所作,名为《题紫阳书屋画卷为鲍掾》。诗中以“朱子道鸣濂洛后,紫阳山并华嵩高”开篇,巧妙地将朱熹与紫阳山相联系,表达了对朱熹思想影响深远的赞誉。接着,“生民不被当时泽,从祀方从后世褒”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朱熹思想虽未在当时广泛传播,但其价值却在后世得到认可和推崇。
“封事万言焚谏藁,棹歌九曲付渔舠”描绘了朱熹在政治上的坚持与牺牲,以及他晚年的生活状态。封事,指密封上呈皇帝的奏章;谏藁,即谏言的草稿。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朱熹为国为民直言进谏的勇气和最终归隐江湖的无奈。
最后,“看君图画增予感,千里云林怅望劳”表达了诗人对朱熹及其思想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朱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敬仰。通过描绘千里云林,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朱熹精神遗产的传承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朱熹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展现了朱熹在学术和道德上的崇高地位,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先贤精神的追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