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缴归南浦,离群叫北林
出处:《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唐 · 张九龄
栖宿岂无意,飞飞更远寻。
长途未及半,中夜有遗音。
月思关山笛,风号流水琴。
空声两相应,幽感一何深。
避缴归南浦,离群叫北林。
联翩俱不定,怜尔越乡心。
长途未及半,中夜有遗音。
月思关山笛,风号流水琴。
空声两相应,幽感一何深。
避缴归南浦,离群叫北林。
联翩俱不定,怜尔越乡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栖宿:鸟类夜晚停留、栖息。岂:难道,表反问,实际意思是确实。
无意:没有特别的意图或心思。
飞飞:连续飞翔的样子。
远寻:向远方寻找、探索。
长途:遥远的路途。
未及:尚未达到。
半:一半。
中夜:半夜,深夜。
遗音:遗留下来的声音,这里指雁鸣。
月思:月色下引起思绪。
关山笛:象征边塞、远方的笛声。
风号:风声呼啸。
流水琴:象征自然、悠扬的琴声,以风声模拟琴声。
空声:空中传来的声响,这里指雁鸣与风声、月色的交融。
两相应:两者相互呼应、应和。
幽感:深远、微妙的感受。
一何深:多么深沉。
避缴:避开猎人的箭矢,引申为避开危险。
南浦:南方的水边,常用于诗词中表示送别或归隐之地。
离群:离开群体,独自一人。
叫:鸣叫。
北林:北方的树林。
联翩:形容鸟儿连续不断地飞翔,这里指雁群。
俱:都。
不定:不能安定,无法稳定。
怜:怜悯,同情。
尔:你们,指雁群。
越乡心:跨越故乡的心境,即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心情。
翻译
栖息并非无心绪,振翅又飞向远方探寻。长途飞行尚未过半,夜半时分传来遗落的鸣音。
月色中仿佛听见关山之笛,风声中犹如听到流水之琴。
空中的声音两者相互应和,引发内心深深的幽思之情。
避开罗网归向南边水滨,离群独鸣于北面的树林。
群雁纷纷难以安定,怜悯你们远离故土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听到了过雁的鸣叫声,触发了一番深邃的情感和遥远的乡愁。诗中"栖宿岂无意,飞飞更远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长途未及半,中夜有遗音"则是说雁鸣声在夜深人静时传来,更增添了一份遥远的孤寂感。
"月思关山笛,风号流水琴"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月下思念之情比作关山上的笛子,而风中雁鸣声则如同流水旁的琴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与忧伤。"空声两相应,幽感一何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觉的深度和空灵。
"避缴归南浦,离群叫北林"则是诗人表达了想要逃避尘世纷扰,回到偏远的地方寻求心灵的安宁。最后两句"联翩俱不定,怜尔越乡心"表明了诗人对于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是那样的深厚和无法确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雁鸣声的借代,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浓郁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