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惟逢雪,燕溪不见春
出处:《雄州留寄醉翁》
宋 · 刘敞
沙漠惟逢雪,燕溪不见春。
聊将曾折柳,留待未归人。
聊将曾折柳,留待未归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沙漠与燕溪两地截然不同的景象,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沙漠惟逢雪”,描绘了沙漠中罕见的雪景,突出了沙漠环境的荒凉与独特。沙漠本是干旱之地,难得一见雪花飘落,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奇观,也隐含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处境的关切与担忧。
次句“燕溪不见春”,则转向了燕溪,强调了春天的缺席。燕溪可能位于湿润地区,春天应该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诗人却说“不见春”,暗示了这里或许正经历着某种不寻常的气候或环境变化,也可能是在比喻友人所在之地的某种情感或生活状态的缺失。
接下来,“聊将曾折柳”一句,诗人以折柳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在中国文化中,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折柳赠别是古人表达离情别绪的传统方式。诗人在这里说“聊将”,即姑且之意,表明他只能以这种方式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而友人尚未归来。
最后一句“留待未归人”,点明了诗的主题——等待。诗人将自己所折之柳枝保留下来,是为了留给未来的某个人,这个人可能是友人,也可能是诗人自己对未来的期待。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未来重逢的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沙漠与燕溪的不同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等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