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张皇貔虎三千士,支拄乾坤十六年全文

张皇貔虎三千士,支拄乾坤十六年

出处:《题岳忠武王庙
宋 · 胡铨
匹马吴江谁著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虎三千士,支拄乾坤十六年
堪恨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议,万姓颦眉亦可怜。

拼音版原文

jiāngshuízhùbiānwéigōngrǎngzhēngxiān

zhānghuángsānqiānshìzhīchíqiánkūnshíliùnián

kānhènlíngōngwèijiùzhīzhōngshìshìyuán

shítóuchéngxiàtīngwànxìngpínméilián

注释

匹马:独自一人。
吴江:地名,古代水道。
攘臂:伸出手臂,表示决心和行动。
张皇:惊慌失措,形容气势汹汹。
钟室:可能指代某个历史事件或地方。
石头城:南京古称,这里指代南京。
舆议:公众的意见或舆论。
颦眉:皱眉,表示忧虑或不满。

翻译

在吴江边,只有一位骑马之人挥鞭前行,他是唯一一个挺身而出、争先恐后的人。
他率领着三千英勇的士兵,像猛兽般张皇,支撑国家长达十六年。
令人遗憾的是,在临淄的功业还未完成,不明白钟室的事情为何会发生。
在石头城下,听着众人的议论,百姓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实在让人心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对岳忠武王庙的题咏,表达了对岳飞英勇抗金事迹的敬仰和对其未能完成恢复中原大业的惋惜。首句“匹马吴江谁著鞭”描绘了岳飞单枪匹马在吴江奋战的情景,暗示了他的勇猛与决心。接着,“惟公攘臂独争先”进一步赞美他的奋发向前,不畏强敌。

“张皇貔虎三千士,支拄乾坤十六年”运用比喻,将岳飞的军队比作威猛的猛兽,强调其战斗力和他在对抗金兵长达十六年的坚韧不拔。然而,“堪恨临淄功未就”表达了对岳飞未能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实现最终胜利的遗憾,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无能和外部环境的艰难。

最后,“不知钟室事何缘”暗指秦桧等人陷害岳飞的“莫须有”之事,表达了对岳飞冤屈的愤慨。“石头城下听舆议,万姓颦眉亦可怜”则以百姓的愁苦表情,形象地展现了岳飞悲剧性命运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英雄不幸遭遇的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赞扬了岳飞的英勇,也揭示了历史的无奈,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正义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