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不宜久,黄尘翳衣缨
出处:《别俞君任通判三首 其一》
宋 · 陈造
客舍不宜久,黄尘翳衣缨。
非君此解后,孰使老眼明。
握手杂谈笑,洗盏共浊清。
已烬铜炉烟,倏听丙夜更。
清诗相劳苦,凛然见高情。
珠璧眩璀璨,珩璜竞鎗铿。
宁惟老眼明,亦使病骨轻。
语离信所重,未敢促归程。
非君此解后,孰使老眼明。
握手杂谈笑,洗盏共浊清。
已烬铜炉烟,倏听丙夜更。
清诗相劳苦,凛然见高情。
珠璧眩璀璨,珩璜竞鎗铿。
宁惟老眼明,亦使病骨轻。
语离信所重,未敢促归程。
注释
客舍:旅馆。黄尘:黄沙。
衣缨:古代官吏的帽带,象征身份。
解后:指理解、启发。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
握手:亲热地握手。
丙夜:古代夜晚计时,丙夜即三更。
清诗:清新高雅的诗歌。
凛然:令人敬畏的样子。
珠璧:比喻珍贵的诗文。
病骨:形容身体衰弱。
语离:离别时的话语。
信所重:重视的信义。
促归程:催促归程。
翻译
旅馆不宜久留,黄沙弥漫遮视线。若非你的开导,谁能使我老年视力清晰。
握手言欢笑声中,清洗酒杯共饮浊酒清醇。
铜炉已熄烟雾散,忽然听到三更鼓声响起。
清雅的诗篇慰藉疲倦,你的情操让我感到敬畏。
如明珠般耀眼,佩玉碰撞声声清脆。
不仅是视力恢复,连病弱之躯也似乎轻松。
言语间透露出深情厚谊,我不敢催促你归程过早。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俞君任通判告别时的情景。首句“客舍不宜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暗示相聚时光的短暂。接下来的“黄尘翳衣缨”以环境的尘土渲染出旅途的艰辛,也暗寓人生的沧桑。
“非君此解后,孰使老眼明”表达了对俞君的感激之情,认为只有他的理解才能让诗人眼前豁然开朗。两人在告别之际,把酒言欢,“握手杂谈笑,洗盏共浊清”,气氛热烈而真挚。
“已烬铜炉烟,倏听丙夜更”通过铜炉余烬和深夜更声,传递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紧迫。诗人以“清诗相劳苦,凛然见高情”赞美对方的才情和高尚情操,如同明珠美玉般耀眼。
“珠璧眩璀璨,珩璜竞鎗铿”运用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俞君的人格魅力。诗人表示,这次的交谈不仅让老眼明亮,连身体的疲惫都似乎减轻了。“宁惟老眼明,亦使病骨轻”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感激。
最后两句“语离信所重,未敢促归程”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虽然心中不舍,但还是尊重对方的意愿,没有急于催促离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