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陶公纸笔争儿女,茅氏瓜蔬笑客人全文

陶公纸笔争儿女,茅氏瓜蔬笑客人

出处:《忠养堂书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雨过山堂秋气新,书声日日接西邻。
陶公纸笔争儿女,茅氏瓜蔬笑客人
缸底醇醪多日尽,镜中哀貌几时春。
寻常古几当花隐,白首韩康有老亲。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雨过山堂秋气新”,以雨后山堂的清新景象开篇,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接着“书声日日接西邻”一句,通过每日传来的书声,展现了学习与知识交流的氛围,体现了人物的勤奋与追求。

“陶公纸笔争儿女,茅氏瓜蔬笑客人”两句,运用典故,将个人的生活与古代名人的故事相联系,既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陶公(陶渊明)与茅氏(茅屋主人)的形象,分别代表了文人雅士与朴实农人的生活状态,通过“争儿女”和“笑客人”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生活方式的和谐共存。

“缸底醇醪多日尽,镜中哀貌几时春”则转而描写生活的日常与变化,通过酒缸中的醇酒逐渐耗尽,以及镜中人容颜的衰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然而,“几时春”一词,又透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向往,展现出诗人虽感时光易逝,但仍怀有乐观与希望的心态。

最后,“寻常古几当花隐,白首韩康有老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古几(旧桌)与花的隐喻,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生活的平凡;“白首韩康”则是引用韩康卖药的故事,表达了对年长者的尊敬与依赖。整首诗在描绘日常生活的同时,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与人性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