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坛今日谁雄长?敢说邢茅亦雁行!
明 · 张煌言
屈指劳生四十强,惊魂歧路总堪伤!河山萧瑟平原帜,江海苍茫下濑航。
国破龙蛇都失穴,时危狼狈每依墙。
盟坛今日谁雄长?敢说邢茅亦雁行!
国破龙蛇都失穴,时危狼狈每依墙。
盟坛今日谁雄长?敢说邢茅亦雁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多年战事生涯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屈指劳生四十强”,诗人以手指屈伸计数,感叹自己已届四十,经历的艰辛劳苦可见一斑。次句“惊魂歧路总堪伤”,形象地描绘了在动荡时局中内心的惶恐与哀伤。
“河山萧瑟平原帜,江海苍茫下濑航”两句,通过描绘江山的荒凉与航海的艰难,寓言国家的衰败和自身的漂泊。诗人以“国破龙蛇都失穴”比喻国家失去了根基,而自己则如同困兽,只能在危难中寻求庇护。“时危狼狈每依墙”进一步强调了时局的险恶和个人的无助。
最后两句“盟坛今日谁雄长?敢说邢茅亦雁行”,诗人以问句形式表达对当前形势的迷茫,同时也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怀有不甘雌伏、期待英雄崛起的壮志,自比为邢茅(古代两种低贱的草木),意欲与群贤并列,共图恢复大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沧桑感,又饱含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展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忠臣的坚韧与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