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全文

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

宋 · 朱继芳
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
三国六朝襟带地,孤城四水鼓鼙中。
女墙夜送淮山月,老树秋生梦泽风。
君作此堂心万里,应怜世上少英雄。

注释

槛前:指窗前或门槛前。
卷箔:卷起窗帘。
夏口: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武汉附近。
武昌:古代地名,今武汉市武昌区。
襟带地:形容地理位置重要,如纽带般连接着多个地区。
鼓鼙:古时军中的战鼓,象征战争。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用于防御。
梦泽:古代湖泊,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湿地。
心万里:胸怀壮志,志向远大。
怜:同情,感慨。
英雄:这里指有远见卓识、能改变时代的人物。

翻译

拉开窗帘看见晴朗的山峰,从夏口到武昌再往东行。
这里是三国六朝历史交汇之地,孤城四周环绕着江河,战争的鼓声不绝于耳。
城墙在夜晚映照着淮山的月色,老树在秋风中摇曳,仿佛梦泽的风声。
你在这里建堂,心中怀揣着万里的壮志,想必感叹世上缺少英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继芳的作品,名为《次韵李黄州江淮伟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

"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

开篇两句,诗人借助对山川地理的描述,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意境。"槛前"指的是围墙之前的景象,而"卷箔"则是古代行军时用来遮蔽军队行动的幕布。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引出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即武昌(今湖北鄂州)曾是三国争霸的战略要地。

"三国六朝襟带地,孤城四水鼓鼙中。"

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三国六朝"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而"襟带地"则是比喻历史人物如英雄般在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影响。"孤城四水鼓鼙中"则描绘了一种边塞孤城之中的险峻与紧张氛围,"鼓鼙"指的是战争的号角声。

"女墙夜送淮山月,老树秋生梦泽风。"

这里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夜景和自然之美,"女墙"可能是某种特定建筑或地点的称呼,而"夜送淮山月"则展现了一幅静谧的夜晚图景。"老树秋生梦泽风"则是一种意境深远的描绘,"梦泽风"可能指的是那种超脱尘世、宛如梦幻的清新之风。

"君作此堂心万里,应怜世上少英雄。"

结尾两句,诗人提到了某个人物的建筑(此堂),并且表达了对这位人物胸怀壮志、心系天下的赞美之情。"应怜世上少英雄"则是一种对于英雄品格的哀叹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景象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