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老桂,已阅五百年
出处:《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
清 · 丘逢甲
山中有老桂,已阅五百年。
不知众木中,何自全其天。
得毋月宫树,落子生此间。
亭亭十丈许,翠盖凌秋烟。
花时十里香,黄雪霏霏然。
此桂天下无,是当别作图。
上图栖翠凤,下图覆玉蜍。
再阅五千年,见桂知吾庐。
不知众木中,何自全其天。
得毋月宫树,落子生此间。
亭亭十丈许,翠盖凌秋烟。
花时十里香,黄雪霏霏然。
此桂天下无,是当别作图。
上图栖翠凤,下图覆玉蜍。
再阅五千年,见桂知吾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桂树,它在深山中静静地屹立了五百个春秋。诗人疑惑这株桂花如何能在众多树木中独享天年,猜测可能是月宫中的桂树种子偶然飘落在此。桂树高耸入云,翠绿的枝叶直指秋空,花开时节香气十里飘散,如黄雪般纷纷扬扬。诗人认为这独一无二的桂树应当被绘成画作,上画栖息的翠凤,下画覆盖的玉蜍,寓意其非凡地位。他想象再过五千年,后人看到这幅画仍能忆起他的居所。整首诗借桂树赞美自然的神奇与岁月的沉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文化传承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