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史笔难言是定哀,学分洛蜀各尊魁全文

史笔难言是定哀,学分洛蜀各尊魁

史笔难言是定哀,学分洛蜀各尊魁
遗山亭与梨洲案,掇拾惭予识小才。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中国诗人夏孙桐所作,名为《无锡许溯伊编辑张文襄全集绘旧馆缀遗图徵题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学术传承的尊重和自我谦逊的态度。

首句“史笔难言是定哀”,点明了历史记录的艰难与复杂性,历史的记载往往难以清晰地表达出事件的全部真相,尤其是那些令人哀伤的历史时刻。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认识到历史书写中的局限性和挑战。

次句“学分洛蜀各尊魁”,则强调了学术研究的多样性和权威性。这里的“洛”和“蜀”分别代表了洛阳和成都,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中心。这句话表明在不同的学术领域和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权威和领袖,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和尊重不同学术传统的重要性。

接下来,“遗山亭与梨洲案,掇拾惭予识小才”,提到了两个具体的学术场景或人物,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学术讨论地点(遗山亭)或某位学者的研究案例(梨洲案)。这里通过“掇拾”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收集和整理学术资料的谦虚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学术上的认知有限,对此感到惭愧。这种自我反思和谦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的真诚和对于学术前辈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学术的深刻洞察,还体现了其谦逊的品质和对知识探索的执着精神。通过对比历史记载的困难、学术领域的多样性以及个人在知识面前的渺小,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知识追求的普遍态度和对学术传统的尊重。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