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听板与巡香,跏趺箕踞无烦恼
出处:《四独吟》
明 · 何南凤
独行好,迟速往还惟自晓。
不须待后与追前,芒鞋竹杖无烦恼。
独住好,贫富閒忙惟自晓。
不须接众与招贤,饭疏饮水无烦恼。
独坐好,散乱昏沈惟自晓。
不须听板与巡香,跏趺箕踞无烦恼。
独卧好,梦去醒来惟自晓。
不须戒躁与防淫,侧身欹枕无烦恼。
不须待后与追前,芒鞋竹杖无烦恼。
独住好,贫富閒忙惟自晓。
不须接众与招贤,饭疏饮水无烦恼。
独坐好,散乱昏沈惟自晓。
不须听板与巡香,跏趺箕踞无烦恼。
独卧好,梦去醒来惟自晓。
不须戒躁与防淫,侧身欹枕无烦恼。
鉴赏
这首《四独吟》以四组对仗工整的诗句,描绘了四种独自的状态:行走、居住、静坐、睡眠,以及在这些状态下所体验到的内心平静与自由。诗人何南凤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独自一人时内心的宁静与自我理解。
“独行好”,诗人赞颂独自行走的美好,强调了个人行动的自由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迟速往还惟自晓”,意味着行走的速度和方向皆由自己决定,无需他人的等待或追赶,体现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不须待后与追前,芒鞋竹杖无烦恼”,进一步强调了独自行走时的轻松与自在,没有外界的束缚和压力。
“独住好”,诗人转向居住的状态,同样强调了独自生活的优点。“贫富闲忙惟自晓”,意味着无论生活境遇如何,都能自我理解与适应,体现了内心的坚韧与平和。“不须接众与招贤,饭疏饮水无烦恼”,则表达了独自居住时的简单与满足,无需过多社交,只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就能感到幸福。
“独坐好”,诗人转向静坐的状态,探讨了独自静思的益处。“散乱昏沉惟自晓”,意味着在静坐中能洞察自己的思绪与情感,避免混乱与沉沦。“不须听板与巡香,跏趺箕踞无烦恼”,进一步强调了静坐时的专注与内心的平静,无需外在仪式的干扰。
“独卧好”,诗人最后转向睡眠的状态,探讨了独自睡眠的美妙。“梦去醒来惟自晓”,意味着在梦与醒之间,能够自我理解与反思,体验到心灵的自由与深度。“不须戒躁与防淫,侧身欹枕无烦恼”,则表达了独自睡眠时的放松与纯洁,无需担心外界的诱惑与干扰。
整体而言,《四独吟》通过描绘四种独自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自由和平静的追求,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独立思考与自我理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