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閒閒趣有馀,看山看水还看书
出处:《赠蒋清隐》
元末明初 · 王冕
门外好山千万重,翠涛百顷罗云松。
细水幽回杂花远,三径修竹来秋风。
灵籁泠泠动清操,世外红尘飞不到。
白月流光抱石台,高人潇爽长吟啸。
起居閒閒趣有馀,看山看水还看书。
木瓢满酌示真率,不知轩冕为何如?太华终南青未了,北山移文为谁道?君不见孤竹夷齐久寂寥,首阳薇蕨今荒草。
细水幽回杂花远,三径修竹来秋风。
灵籁泠泠动清操,世外红尘飞不到。
白月流光抱石台,高人潇爽长吟啸。
起居閒閒趣有馀,看山看水还看书。
木瓢满酌示真率,不知轩冕为何如?太华终南青未了,北山移文为谁道?君不见孤竹夷齐久寂寥,首阳薇蕨今荒草。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画面,诗人王冕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友人蒋清隐的隐居生活。首句“门外好山千万重”展现了友人居住环境的优美,重重叠叠的山峦与翠绿的松涛相映成趣。接下来,“细水幽回杂花远,三径修竹来秋风”描绘了小溪潺潺、花香四溢,以及秋风吹过竹径的静谧景象。
“灵籁泠泠动清操”赞美了友人的高尚情操,如同清泉般纯净,不受世俗纷扰。“世外红尘飞不到”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超脱与远离尘嚣。月光洒在石台上,友人在此悠然自得,或吟或啸,尽显潇洒之态。
“起居閒閒趣有馀,看山看水还看书”写出了友人生活的闲适与志趣,读书赏景,自在无比。诗人以“木瓢满酌示真率”表达对友人率真性格的赞赏,同时暗含对官场浮华的质疑。
最后,诗人以“太华终南青未了,北山移文为谁道”表达了对友人坚守清高的敬佩,暗示友人的选择如同古代隐士那样卓尔不群。结尾处借“孤竹夷齐久寂寥,首阳薇蕨今荒草”寓言,表达了对友人孤独而高尚品格的深深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友人的隐逸生活,赞美了友人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