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全文

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

出处:《宿吴兴道中苕村
唐 · 鲍溶
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
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
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
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
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
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
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
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
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
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

拼音版原文

juànchángdàoqiūshēnnián
jiǔxíngyuèchángmíngqián

jīnchéngchēzàitiáochuān
shuāngzhōngshuǐnánjīnqìnglínglíngrán

chóulínxiàguīxīncháodǐngchán
shēnhūnmèizhìyuèshēngyuán

wéichéngliúnánshuāngquán
guānshēnhuàwǎngshìmèngyóuqīngtiān

míngzhǐbīncóngshēngqínshàngxián
liáoshūyuèrénmíngxiān

注释

浮客:漂泊的旅人。
倦:厌倦。
长道:漫长的路途。
秋深:秋天的深处。
夜如年:夜晚漫长如年。
惜:珍惜。
鸡鸣前:鸡鸣时分。
夕计:傍晚计算。
程:计划。
息车:停车歇息。
苕川:地名。
霜中:霜降之夜。
水南寺:水边的寺庙。
金磬:金属制成的钟。
畴昔:往昔。
林下:树林之中。
归心:归宿之心。
身依:身体伴随。
寤昏寐:醒着或睡着。
智月:智慧之月。
违:违背。
去留:去或留。
观身:审视自身。
往事:过去的事情。
青天:天空。
明发:明日清晨。
止宾从:告别同伴。
寄声:寄托声音。
聊书:姑且写下。
越人:越地的人。
思仙:思慕仙人。

翻译

漂泊的旅人厌倦了漫长的路途,秋天的深夜仿佛漫长如年。
长久的跋涉让人珍惜每一分日月,常常在鸡鸣之前就起身。
傍晚时计算今天的行程,预计会在苕川歇息。
夜晚的霜中,水边的寺庙钟声清脆悠扬。
昔日在此树林之下,心中归宿在禅定的修行中。
身体无论醒着或睡着,智慧如同圆满的月亮。
羁旅的生活违背了我的计划,去留之间难以两全。
审视自身,谈论旧事,如同在梦境中漫游青天。
明日清晨,告别同伴,只将琴声寄托思念。
姑且写下越地人的思绪,这首曲子名叫《思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客在秋夜的行程感受。"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表达了旅人对于漫长道路和深秋之夜的疲惫与无尽的感觉。"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则反映出旅人珍惜时间,早早起身赶路的情景。

诗中还通过"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写出了旅人计算当天行程并在苕溪停歇的场景。"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则是对夜晚寺庙中的钟声所作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表达了诗人曾在这片森林中修行,心向往着高处冥想。"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则是对这种冥想状态的写照,诗人身体沉浸在朦胧的梦境与智慧之月交织出的虚幻圆满中。

"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表达了旅途中的矛盾,离开和留下都带来不易抉择的痛苦。"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则是诗人在回望往昔时,对过往如同梦境般轻巧自如。

最后,"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写出了清晨启程,与朋友告别的声音留恋于琴弦之上。"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是诗人将心意寄托于琴曲之中,并为这首曲子命名为“思仙”。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