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会日,元自目犍连
出处:《寄乙上人》
宋 · 韩淲
盂兰盆会日,元自目犍连。
摄化应无量,追修亦有缘。
荒荒谁正令,的的漫单传。
业报众生苦,三涂对四禅。
摄化应无量,追修亦有缘。
荒荒谁正令,的的漫单传。
业报众生苦,三涂对四禅。
鉴赏
这首诗《寄乙上人》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其深邃的思考与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展现了对人生苦痛与解脱之道的深刻洞察。
首联“盂兰盆会日,元自目犍连”,点明了时间背景——盂兰盆会,这是佛教中为超度亡灵而举行的仪式,源自目犍连尊者的故事。这里以“元自”二字,暗示了这一传统活动的起源和传承。
颔联“摄化应无量,追修亦有缘”,表达了对佛法普渡众生、摄化无量的信仰,以及个人修行与佛法之间的紧密联系。这里的“摄化”指的是佛法的教化作用,“追修”则指个人追求修行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颈联“荒荒谁正令,的的漫单传”,提出了对佛法传播与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混乱与误解的反思。这里的“荒荒”形容了佛法传播过程中的不明确或混乱状态,“谁正令”则表达了对正确指导或权威的渴望。“的的”意为明确、直接,“单传”则可能暗指了佛法传承中的单一、缺乏多样性的问题。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播与实践中的问题的深入思考。
尾联“业报众生苦,三涂对四禅”,总结了佛法的核心理念——业报轮回与解脱之道。这里提到“业报众生苦”强调了众生因业力而承受的苦难,而“三涂对四禅”则是对佛教中苦、恶道(三涂)与解脱(四禅)的对比,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人生苦痛与解脱之道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佛法传播与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