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烟袅娜拂绮城,垂丝百尺挂雕楹
出处:《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唐 · 李白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池南柳色半青青。
萦烟袅娜拂绮城,垂丝百尺挂雕楹。
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石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萦烟袅娜拂绮城,垂丝百尺挂雕楹。
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石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瀛洲:兴庆宫内的瀛洲门,见《唐两京城坊考》卷一。萦烟:烟气缭绕。
绮城:城墙之美称。
指兴庆宫东倚长安城墙之夹城。
雕楹:即雕梁画柱。
楹,柱子。
间关:鸟鸣声。
镐京:西周的都城。
在今西安市。
此处代长安。
五云:五色祥云。
这里指皇帝所在地。
紫清:此指天空。
仗:指皇帝出行的仪仗。
玉辇:帝后所乘之辇车。
玉辇,美称。
蓬莱:指大明宫内太液池中之蓬莱山。
太液池在蓬莱宫之北。
茝若:汉殿名,在未央宫中。
上林:汉代苑林,在长安西北。
箫韶:舜乐。
即圣人之乐。
凤笙:笙有十三簧管,排列之形似凤。
故云凤笙。
翻译
东风已吹绿了瀛洲之草,宫中的紫殿和红楼,在春色里显得格外的美丽。龙池之南的柳色才着半绿,远望似一片绿烟;柳条在春风中袅娜,拂着壮丽的城墙。
春天的游丝高高地挂在雕梁画柱上,上面有美丽的小鸟在间关和鸣,好像它们已早知春天的消息。
春风将间关的鸟语吹入云中,给千家万户都带来了春天的声音。
这时君王正在京城的宫廷之中游乐,天上有五彩祥云笼罩。
仪仗在阳光的照耀下出了金宫,玉辇绕着花丛而行。
先到蓬莱岛去看仙鹤跳舞,又过茝若宫去听黄莺唱歌。
黄莺在上林苑中飞鸣而去,但愿他的歌声能与凤笙一起,奏出一曲箫韶之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东风吹拂,瀛洲之草已经泛绿,宫殿中也充满了春意,柳树池畔呈现出半青半绿的色泽,给人以生新的感觉。萦绕的烟霭轻拂着精致的城墙,垂下的丝缕长达百尺,悬挂在雕刻的楹柱上。
诗中还提到有好鸟和鸣相呼应,早早地感受到了春风所带来的情意。春风卷起碧绿的云彩,穿过千家万户,只闻得春日的欢声。这时节,君王居于镐京,五色的祥云低垂,照耀着紫禁清净。
诗人随君王出入金宫,随日影转移,天空中玉辇环绕着花开的地方。诗人向往蓬莱仙境,看着舞动的鹤类鸟儿,又经过茝石之地,聆听新莺发出的歌声。新莺飞舞绕过上林苑中,诗人愿意融入箫韶之音,与凤笙杂处。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李白特有的豪放与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