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妾不障道,来止妾西家
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
山薮半潜匿,苧萝更蒙遮。
一行霸句践,再笑倾夫差。
艳色夺人目,敩嚬亦相誇。
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
鸟惊入松网,鱼畏沈荷花。
始觉冶容妄,方悟群心邪。
钦子秉幽意,世人共称嗟。
愿言托君怀,倘类蓬生麻。
家住雷门曲,高阁凌飞霞。
淋漓翠羽帐,旖旎采云军。
春风艳楚舞,秋月缠胡笳。
自昔专娇爱,袭玩唯矜奢。
达本知空寂,弃彼犹泥沙。
永割偏执性,自长薰修芽。
携妾不障道,来止妾西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越女:越地的女子。浣纱:在水中洗纱。
国微:国家弱小。
吴宫娃:吴宫中的宫女。
山薮:山林深处。
苧萝:地名,代指美女的出生地。
句践:越王勾践,越国的君主。
夫差:吴王夫差,越国的敌对国君主。
敩嚬:学着皱眉,形容做作的样子。
若耶:地名,有美丽的风景。
鸟惊:比喻受惊。
鱼畏:比喻畏惧。
冶容:妖艳的容貌。
群心邪:众人之心不正。
钦子:敬佩的人,可能指接受心事的对方。
幽意:幽静的心意。
蓬生麻:蓬草生长在麻中,比喻虽卑微但有所依靠。
雷门:地名,可能指代居所位置。
飞霞:高高飞扬的云霞,形容楼阁之高。
楚舞:楚地的舞蹈,以妖娆著称。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
专娇爱:独受宠爱。
矜奢:骄傲奢侈。
达本:领悟根本。
空寂:佛教术语,指一切为空,无实体。
偏执性:固执、偏激的性格。
薰修:修养、修行。
障道:妨碍修行。
西家:比喻自己愿意成为对方生活的一部分。
翻译
越地美女貌如花,越王听闻她在河边洗衣纱。国小不敢自珍藏,献给了吴宫成为宫女。
她曾隐匿在山林间,苎萝村也曾是她的遮掩。
先是助越王勾践称霸,再以笑颜倾倒了夫差。
艳丽容貌夺人眼目,学着皱眉也显得夸耀。
一旦回到故都,打扮美丽寻找若耶溪畔。
如鸟惊入松林之网,似鱼畏沉于荷花之间。
终觉美貌不过是虚妄,方才醒悟人心易邪。
敬佩您持守幽静心意,世人都共同赞叹称奇。
愿将心事寄托于您胸怀,如同蓬草生于麻中。
家住在雷门弯曲处,高高的楼阁直插云霞。
翠绿羽毛装饰的帐幕湿淋淋,彩云般的帷幔旖旎多姿。
春风吹拂楚地舞姿妖娆,秋月下胡笳声缠绵不绝。
往昔专受宠爱,玩赏之物唯有奢华。
领悟根本乃知一切皆空,舍弃那些犹如抛弃泥沙。
永远割断偏执本性,自然滋养修行的嫩芽。
携我不会阻碍您的道行,就让我住在您西边的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浣纱篇赠陆上人》,通过对越女与吴宫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容易引起世俗争夺和扰乱心神的深刻洞察。全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比喻,展现了一场虚幻而又真切的情感与心理斗争。
开篇“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两句,就以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美色的诱惑力。接着,“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一段,不仅描绘出越女的绝色,还通过她被献给吴宫的故事,隐喻了外在的力量可以轻易改变个人命运。
“山薮半潜匿,苧萝更蒙遮”这两句诗,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但实则暗示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紧接着,“一行霸句践,再笑倾夫差”表达了对于过往历史人物故事的反思与嘲讽。
“艳色夺人目,敩嚬亦相誇”此处通过对艳丽色彩和华美容颜的描述,揭示出人们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容易变得盲目和自负。诗中“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则是对过去美好的追忆与怀念。
接下来的“鸟惊入松网,鱼畏沈荷花”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暗示了在美好面前即便是生命也会感到震慑和恐惧。紧接着,“始觉冶容妄,方悟群心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人追逐虚幻之物、迷失自我的深刻认识。
“钦子秉幽意,世人共称嗟”一句,通过对某种高洁情操的赞美,反衬出世俗之人的庸俗与盲目。随后,“愿言托君怀,倘类蓬生麻”则是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纯真交流和相互理解的渴望。
最后,“家住雷门曲,高阁凌飞霞。淋漓翠羽帐,旖旎采云军。春风艳楚舞,秋月缠胡笳”等几句,以壮丽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在精神世界中自由翱翔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美好与真实的探讨,展现了一种对于内心纯净和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