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出处:《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 ·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晚霁:雨后放晴。龙门:地名,龙门山或洛阳的龙门石窟。
雨:下雨。
春生:春天来临。
汝穴:你的洞穴,比喻诗人自己的居所。
鸟啼:鸟儿鸣叫。
官路:官道。
花发:花开。
毁垣:废弃的墙头。
鸣玉:比喻才华出众。
惭:感到惭愧。
垂丝:垂钓,比喻年老。
学老翁:模仿老翁。
旧游:旧日的游玩或交往。
惆怅:惆怅失落。
翻译
夜晚的雨后龙门晴朗,春风从你的洞穴中吹来。鸟儿在安静的官道上啼叫,花朵盛开在废弃的墙头。
面对同辈的才华,我感到惭愧,像垂垂老矣的渔翁。
曾经的旧友已不可见,我在洛城东面满怀惆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历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旧友离别的惆怅。开篇“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两句,写出了诗人在一个春天的傍晚经过龙门时,遇到了细雨,而当地的汝穴之风也随着春意而生,这两句话勾勒出了一种淡远的春色。
接下来的“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官道上听到了鸟鸣的声音,而那些曾经繁华的建筑如今只剩下破败的墙垣和盛开的野花,这种荒凉与生机并存的情景,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则是诗人对古代贤者的仰慕之情。鸣玉可能指的是古代用玉石制作的乐器,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于古人德行和智慧的敬佩。而“垂丝学老翁”则是在说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人那样,通过学习和修养来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
最后,“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怀念。在洛阳城东,他想起了过去的同游之人,如今却一个也不见,这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使得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展现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