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时能几何,千载独馀哀
出处:《重一首同圣俞邻几持国作用前韵》
宋 · 刘敞
昭君信绝世,窈窕秘瑶台。
岁华坐将晚,玉辇何当来。
一以画为赏,有如鸩为媒。
含悲下紫殿,即路指黄埃。
光艳动左右,君心再徘徊。
白水不可变,孤芳从此摧。
盛时能几何,千载独馀哀。
至今青冢傍,积怨昏不开。
掖庭用色选,丹青以利回。
寄语闺中子,何憾处蒿莱。
岁华坐将晚,玉辇何当来。
一以画为赏,有如鸩为媒。
含悲下紫殿,即路指黄埃。
光艳动左右,君心再徘徊。
白水不可变,孤芳从此摧。
盛时能几何,千载独馀哀。
至今青冢傍,积怨昏不开。
掖庭用色选,丹青以利回。
寄语闺中子,何憾处蒿莱。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昭君怨》。诗中通过描绘王昭君的故事,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昭君信绝世”,开篇点出昭君的非凡美貌与才华,暗示其命运的悲剧性。接着,“窈窕秘瑶台”一句,以瑶台隐喻昭君的高洁与神秘,进一步强化了她的独特形象。
“岁华坐将晚,玉辇何当来”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时间与昭君的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昭君等待归乡的深切期盼,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无奈与悲哀。
“一以画为赏,有如鸩为媒”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昭君的美貌被画家所欣赏,另一方面,她却成为了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如同毒鸩一般,预示着悲剧的结局。
“含悲下紫殿,即路指黄埃”描绘了昭君离开皇宫,踏上归途的情景,充满了离别之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光艳动左右,君心再徘徊”两句,既赞美了昭君的美丽,也暗示了君王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昭君命运的多舛。
“白水不可变,孤芳从此摧”以自然界的白水比喻昭君的纯洁与坚贞,同时表达出她的命运无法改变,最终走向毁灭。
“盛时能几何,千载独馀哀”总结了昭君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以及后世对她永恒的哀思与怀念。
最后,“至今青冢傍,积怨昏不开”点明昭君墓的存在,象征着她不平的怨恨与哀伤,永远难以消散。
“掖庭用色选,丹青以利回”则反映了宫廷内部的权谋与虚伪,以及艺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寄语闺中子,何憾处蒿莱”以一种超脱的视角,鼓励女性珍惜自我,不要让外界的诱惑与压力束缚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女性独立与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故事的重新演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也蕴含了对人性、命运、艺术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