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为霖今九日,便晴田事亦无及
出处:《续苦雨行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龙至六爻为亢龙,三三为九其数穷。
三日为霖今九日,便晴田事亦无及。
全吴富庶推第一,谁信杭州无米籴。
邻翁耳语某所有,夜持布囊分一斗。
老夫但笑不敢嗔,尧九年水无饥民。
三日为霖今九日,便晴田事亦无及。
全吴富庶推第一,谁信杭州无米籴。
邻翁耳语某所有,夜持布囊分一斗。
老夫但笑不敢嗔,尧九年水无饥民。
注释
亢龙:比喻事物达到极点。三三:指三个三相乘等于九。
霖:连绵不断的雨。
九日:九天。
田事:农事。
全吴:整个吴地。
杭州:古代地名,今浙江杭州。
米籴:买米。
邻翁:邻居老人。
布囊:布袋。
老夫:我。
尧九年水:传说中的大洪水时期。
翻译
龙到了第六爻就称为亢龙,三个三是九,它的数目已经到了极限。连续三天的雨现在已持续九天,即使天气放晴,农事也无法补救了。
整个吴地以其富庶闻名天下,谁能相信杭州会没有米可买。
邻居老人悄悄告诉我他有米,夜里我拿着布袋分得了一斗。
我只笑而不怒,因为尧帝九年的大水也没有饿死百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的阴雨天气,影响了农事和民生。"龙至六爻为亢龙,三三为九其数穷"用占卜之术预测时日,但亢龙与霖雨相应,时间久而无晴象。"三日为霖今九日"表明连续阴雨已达九日,农事受阻,影响严重。
"便晴田事亦无及"则是说即使天气好转,也难以补救因雨耽误的农业生产了。这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社会责任感。接着"全吴富庶推第一,谁信杭州无米籴"表明尽管吴地(江南一带)以富饶著称,但连杭州市集都有可能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反映出当时的经济危机和民生困顿。
接下来"邻翁耳语某所有,夜持布囊分一斗"则写出了诗人与邻居之间私下交换粮食的情景,表现了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的互助行为。最后"老夫但笑不敢嗔,尧九年水无饥民"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悲凉的自嘲和对历史的反思。"尧九年"指的是古代尧帝时期,那时候即使发生洪水,也没有出现过饿死的人,这里用来与当下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当前社会问题严重。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连绵、农事受阻和民生困难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