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又是菊花天,走遍山林命苟全
出处:《九月十日醵饮丹山》
宋 · 陈著
举头又是菊花天,走遍山林命苟全。
忍赋庚寅伤乱世,漫书甲子记流年。
陶篱一醉虚抛久,萧寺重游梦觉然。
今是何时成此会,教人平地说神仙。
忍赋庚寅伤乱世,漫书甲子记流年。
陶篱一醉虚抛久,萧寺重游梦觉然。
今是何时成此会,教人平地说神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举头:抬头。菊花天:菊花盛开的季节。
命苟全:勉强保全生命。
庚寅:干支纪年法中的庚寅年。
伤乱世:感叹战乱。
漫书:随意书写。
陶篱:陶渊明的篱笆,代指田园生活。
虚抛:虚度。
萧寺:寂静的寺庙。
成此会:相聚在此。
平地说神仙:平心静气地谈论神仙般的生活。
翻译
抬头望去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我在山林间四处流浪只为保全性命。我忍受着庚寅年的战乱之痛,随意地写下甲子年来记录流逝的岁月。
长久以来,我曾在陶渊明的篱笆旁沉醉,如今在寂静的寺庙中醒来,梦境犹在。
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能聚在一起,谈论这样的神仙生活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乱世,感叹时光流逝,借饮酒和游历来寻求心灵慰藉的场景。"举头又是菊花天"点明时令,暗示秋意浓厚,也暗含隐居之意。"走遍山林命苟全"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与求生的坚韧。"忍赋庚寅伤乱世,漫书甲子记流年"直接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岁月的感慨。
"陶篱一醉"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又因现实无法实现而感到遗憾。"萧寺重游梦觉然"则通过游历寺庙,寄托了超脱尘世的愿望。最后,诗人以疑问句"今是何时成此会,教人平地说神仙"收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人生的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