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道夕阳归去晚,隔林啼鸟送征车
出处:《保定道中雨晴》
明 · 田登
柳塘春水泛鸣蛙,咫尺云山近帝家。
绿野桑麻新雨露,春城弦管旧烟花。
令谙卓茂循良传,人逐张骞使者槎。
远道夕阳归去晚,隔林啼鸟送征车。
绿野桑麻新雨露,春城弦管旧烟花。
令谙卓茂循良传,人逐张骞使者槎。
远道夕阳归去晚,隔林啼鸟送征车。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保定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初晴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柳塘春水泛鸣蛙”以生动的景象开篇,春水在柳塘中泛起涟漪,青蛙在其中欢快地鸣叫,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接着,“咫尺云山近帝家”一句,将视线拉高,远处的云山仿佛触手可及,暗示着皇帝的居所就在不远处,透露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气息。
“绿野桑麻新雨露”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田野,绿意盎然,桑麻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也暗含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紧接着,“春城弦管旧烟花”则将视角转至城市,春城中弦乐悠扬,烟花璀璨,展现出繁华与欢乐的都市生活。
“令谙卓茂循良传,人逐张骞使者槎”两句,借历史人物卓茂和张骞的故事,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以及对开拓进取精神的颂扬。卓茂以循良著称,张骞则是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官,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卓越与探索未知。
最后,“远道夕阳归去晚,隔林啼鸟送征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行走在归途之中,夕阳西下,时间似乎变得缓慢。远处树林中,鸟儿的啼叫声为他的旅程增添了几分陪伴,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